我行木槎径,树木高蔽天。径幽欲无路,树老不记年。
盛夏霜霰集,白昼雷雨悬。头碍卑树枝,足踏深涧泉。
仰看咫尺间,半日不得前。方兹汗如雨,陡觉风凄然。
行人谬调摄,疾病相缠绵。况苦乏药物,病亦何由痊?
古人号瘴乡,于以待贬迁。予生果何为?自愧亦自怜。
一官号持斧,从者多控弦。精神复矍铄,手足多胝胼。
据鞍气愈壮,报国心愈坚。愿言早平寇,归泛胥江船。
木槎径。清代。刘鹗。 我行木槎径,树木高蔽天。径幽欲无路,树老不记年。盛夏霜霰集,白昼雷雨悬。头碍卑树枝,足踏深涧泉。仰看咫尺间,半日不得前。方兹汗如雨,陡觉风凄然。行人谬调摄,疾病相缠绵。况苦乏药物,病亦何由痊?古人号瘴乡,于以待贬迁。予生果何为?自愧亦自怜。一官号持斧,从者多控弦。精神复矍铄,手足多胝胼。据鞍气愈壮,报国心愈坚。愿言早平寇,归泛胥江船。
刘鹗(è)(1857年10月18日—1909年8月23日),清末小说家。谱名震远,原名孟鹏,字云抟、公约。后更名鹗,字铁云(刘铁云[1]),又字公约,号老残。署名“洪都百炼生”。汉族,江苏丹徒(今镇江市)人,寄籍山阳(今江苏淮安区)。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(龙川)之后,终生主张以“教养”为大纲,发展经济生产,富而后教,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。他一生从事实业,投资教育,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“教养天下”的目的。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、坚韧不拔,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。 ...
刘鹗。 刘鹗(è)(1857年10月18日—1909年8月23日),清末小说家。谱名震远,原名孟鹏,字云抟、公约。后更名鹗,字铁云(刘铁云[1]),又字公约,号老残。署名“洪都百炼生”。汉族,江苏丹徒(今镇江市)人,寄籍山阳(今江苏淮安区)。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(龙川)之后,终生主张以“教养”为大纲,发展经济生产,富而后教,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。他一生从事实业,投资教育,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“教养天下”的目的。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、坚韧不拔,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。
吊古。明代。伦文叙。 万事悠悠总逝波,人非物是旧山河。凤楼寥寂金莲步,燕馆荒凉玉树歌。别浦春风开芍药,小亭秋色上藤萝。客怀正苦风涛恶,况复登临思转多。
赋得我爱夏日长 其二。明代。李孙宸。 惜阴翻古帙,席荫坐林泉。解识閒中晷,依稀亦小年。
行乐。。沈明臣。 行乐湖南树,清阴为飒然。微风荷叶上,乳燕杖藜前。草合幽人路,花深病客天。所知良可待,独往信孤烟。
初夏遣闷三绝。宋代。赵伯溥。 何事东皇不暂延,祝融今日遽当权。匡床睡起浑无语,一握薰风入五弦。
临江仙 怀辰州教授赵学舟。宋代。张炎。 一点白鸥何处去,半江潮落沙虚。淡黄柳上月痕初。遐观情悄悄,凝想步徐徐。每一相思千里梦,十年有此相疏。休休寄雁问何如。如何休寄雁,难写绝交书。